【资料图】
盛夏的南昌,下午两点的毒辣阳光暴晒着空旷的试验场地,明晃晃地让人不自觉眯起了眼睛,航空工业沈阳所的金琳乘头戴遮阳帽行色匆匆,一趟一趟地在办公室和试验场地间往返。试验突发故障,作为负责人的他,心里也如这当头的烈日,仿佛着了火。
“必须在家里的试验环境对故障现象进行复现,需要尽快定位故障,问题不能过夜”,“家里需要什么数据,我们尽快带回来”。在试验场地获得了数据后,金琳乘立刻订了回程的机票,带上沉重的设备回到了“家里”。为什么是“家里”呢?原来,“家里”就是单位,这个带着丝丝温情的词汇已经成了团队里的暗语。回到“家里”后,金琳乘马上组织团队在试验环境开展故障复现和数据比对分析,对着数十万条的数据连夜展开排查工作。
东方既白,还带着一丝凉意,连夜的工作终于有了头绪,金琳乘心里的火也降了下来——受外场的极端高温影响,设备内气压增高,导致设备上报气压异常故障。定位故障后,经过多轮的模拟分析,终于提出了软件升级方案。正在大家松了一口气的时候,金琳乘又带领大家对环节逐个开展影响域分析。“这是个复杂系统,一丝一毫的更改都可能牵连出不可预料的问题,必须充分分析。”经过几轮细致的讨论,软件升级方案终于敲定。几天几夜的“家里”“家外”的忙碌,早就让他疲惫不堪,但他还是不停歇地登上了南去的航班,继续踏上了保节点的征程。
故障顺利排除,机上地面试验继续抢时间开展。为了后续飞行试验的顺利开展,金琳乘又马不停蹄地开展空域协调。当得知空域只有凌晨有窗口时间时,他没有丝毫犹豫,“任务紧迫,凌晨没有问题,我们全力按照窗口时间安排工作。”
伴随着数个披星戴月的地面验证、协调对接会议,检验成果的日子终于到了。满载着试验人员的班车疾驰在空荡的马路上,奔赴起飞点和任务区域。这是一次验证飞机能力的关键试飞,金琳乘没有困意,有的只是紧张和期待。
“可以起飞!”“已到任务空域!”“系统状态正常!显示画面正常!”,金琳乘听着来自起飞点报出的消息,心里不停地念着“来了,来了”,当“任务成功,可以返航”的好消息报出时,向来沉着冷静的他也终于忍不住和大家一起欢呼庆祝。此时朝阳缓缓升起,柔和的金光洒在大地,仿佛在一起庆祝,许久不发朋友圈的他,也不禁拍下此刻的美好,向在“家里”奋斗的兄弟姐妹们宣告这令人激动的好消息。
办公室里常亮的灯光,照亮他耕耘的身影;路上奔波不停的脚印,记录他担当的责任。十年磨一剑,从青涩的助理工程师成长为项目的骨干力量,这是金琳乘入所工作的第十年,也是他收获满满的一年,他被评为航空工业沈阳所2022年度先进工作者。这个小小的外场故事,是他多年如一日的工作热情、敢作敢为、以单位为家的小小缩影。
无论是做具体的科研工作还是项目管理,金琳乘始终以严谨、务实、创新的精神要求自己。面对涉及结构、机械、电气、软件等多个基础学科的复杂系统,在需要大量专业知识支撑的岗位上,他始终兢兢业业,埋头苦干,扎实的专业功底就是脚踏实地的最好回报,“懂得透,说得清”就是对辛苦付出的最贴切的评价。以扎实的技术为基石,他锐意创新,精心论证,敢为人先,实现了多项技术的从无到有。从方案到产品,在完成任务的同时,也为后续的研制工作提供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积累。
金琳乘作为党支部书记,秉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双向融合的理念,多年来持续开展系列化的支部共建,带领支部成员联合多家武器研制单位,通过各支部间成员密切交流、资源高度共享、重点课题共建等方式,对关键技术进行了集智攻关,技术成果直接服务于项目任务和专业建设,出色地达成了任务牵引、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共谋双赢的共建目标,系列化的支部共建已成为党支部的一张新名片。
标签: